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名言

儒家的名言

时间:2024-08-15 11:05:41
儒家的名言

儒家的名言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儒家的名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儒家的名言1

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4)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5)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6)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7) 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8)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9)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10) 礼之用,和为贵。

11)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2)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儒家的名言2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 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治安疏》

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儒家的名言3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 ……此处隐藏14947个字……/p>

31.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二:做人格言

1. 不学礼,无以立。

2.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9.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 过,则匆惮改。

15. 不迁怒,不二过。

1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0.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 巧言乱德。

26. 巧言令色,鲜矣仁。

27. 刚、毅、木、讷近仁。

28.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 听其言而观其行。

30.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1.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2.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3.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6.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7.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8.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9. 礼之用,和为贵。

40.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三:孔子论学习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9. 不学诗,无以言。

20.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2.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3. 有教无类。

24.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四:政治格言

1.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3.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5.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6.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7.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8.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9.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20.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1.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2.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3.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 子路问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2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6.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7.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8.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9.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0.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31.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2.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3.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儒家的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